[1]韩维恒.中药正别名集\[M\].2版.长沙: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,2005:20-21.
[2]国家药典委员会.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:一部\[S\].北京: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,2020:28.
[3]卢多逊等.开宝本草\[M\].尚志钧,辑校.合肥: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,1998:253.
[4]苏颂.图经本草\[M\].胡乃长,王致谱,辑注.福州: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,1988:284-285.
[5]唐慎微.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\[M\].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1982:276.
[6]李时珍.本草纲目\[M\].太原: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,2014:597.
[7]刘文泰.本草品汇精要\[M\].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1982:420-421.
[8]倪朱谟.本草汇言\[M\].戴慎,陈仁寿,虞舜点校.上海:上海科技出版社,2005:265.
[9]陈嘉谟.本草蒙筌\[M\].张印生,韩学杰,赵慧玲,校.北京:中医古籍出版社,2009:181-182.
[10]闵钺.本草详节\[M\].张效霞,校注.北京:中国中医药出版社,2015:54.
[11]凌奂.本草害利\[M\].北京:中医古籍出版社,1982:15.
[12]吴仪洛.本草从新\[M\].朱建平,吴文清,点校.北京:中医古籍出版社.2001:90.
[13]汪讱庵.本草易读\[M\].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.1987:218.
[14]谢宗万.中药材品种论述 上册\[M\].上海: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,1964:58-61.
[15]华应顺.山豆根与其常见7种伪品的鉴别\[J\].西部中医药,2015,28(4):21-23,24.
[16]徐晓兰,石林春,宋经元,等.基于ITS2条形码序列的山豆根基原植物及其混伪品的DNA分子鉴定\[J\].世界科学技术(中医药现代化),2012,14(1):1147-1152.
[17]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.中国植物志(第40卷)\[M\].北京:科学出版社,1994:76.
[18]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.中国植物志(第41卷)\[M\].北京:科学出版社,2016:329.
[19]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.中国植物志(第58卷)\[M\].北京:科学出版社,2016.
[20]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.全国中草药汇编 上\[M\].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1975:120.
[21]四川科学院四川分院研究所.四川中药志 第1卷\[M\].成都:四川人民出版社,1979:114.
[22]邱隆.中国历代度量衡单位量值表及说明\[J\].中国计量,2006(10):46-48,76.
[23]李和伟,王启帆,付宇,等.关于古今中药药物剂量折算的相关思考\[J\].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,2017,31(4):84-86.
[24]李振吉.中医药常用名词术语辞典\[Z\].北京:中国中医药出版社,2001:01.
[25]周幸来.外科疾病临证药对\[M\].北京:人民军医出版社,2014,01:371.
[26]陈承,裴宗元,陈师文.太平惠民和剂局方\[M\].彭建中,魏富有,点校.沈阳: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,1997:73.
[27]朱橚.普济方\[M\].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1982:423.
[28]王均宁,张成博,杨雅西,等.山豆根中毒及预防的研究分析\[J\].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,2011,13(8):9-11.
[29]杨雪,夏东胜,高建超,等.578例山豆根不良反应文献分析\[J\].中国药物警戒,2017,14(4):235-241.
[30]聂安政,赵雪睿,高梅梅,等.山豆根安全问题探讨与合理用药思考\[J\].中草药,2018,49(17):4152-4161.
[31]胡潆撰.卫生易简方\[M\].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1984:238.
[32](清)顾世澄撰.凌云鹏点校.疡医大全\[M\].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1987:655.
[33]陈梦雷等.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点校本 第11册 儿科 下 卷459-500\[M\].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1991:850.
[34]方贤.太医院经验奇效良方\[M\].台北:新文丰出版公司,1987:27.
[35]潘双凤,华碧春.甘草降低山豆根致小鼠肝毒性的实验研究\[J\].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,2016,28(5):90-92,119.
[36]胡昕,鄢良春,宋军.山豆根神经毒性的配伍减毒作用和机制研究\[J\].四川中医,2018,36(7):68-71.
[37]陈影.山豆根配伍减毒及毒性作用部位研究\[D\].北京:中国中医科学院,2018.
[38]李进,王均宁,孟丽萍.基于方剂组成统计分析的山豆根减毒增效配伍规律探讨\[J\].中华中医药杂志,2014,29(9):2993-2996.
[39]李学林,刘瑞新.试论“丸者,缓也”\[J\].中国药房,2008(24):1917-1919.
[40]李璐瑒.汤者荡 丸者缓——传统中药剂型的奥妙\[J\].首都医药,2010,17(1):46-47.
基金项目: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(GY-14);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(JG18DB321);辽宁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(201910162021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