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郭 敏 * 指导老师: 陈宝贵.《脾胃论》中相关方剂的描述性统计[J].现代中医药,2017,(04):092-95.[doi:10.13424/j.cnki.mtcm.2017.04.034]
点击复制

《脾胃论》中相关方剂的描述性统计()
分享到:

《现代中医药》[ISSN:1006-6977/CN:61-1281/TN]

卷:
期数:
2017年04期
页码:
092-95
栏目:
方药新用
出版日期:
2017-07-05

文章信息/Info

文章编号:
1672-0571(2017)04-0093-04
作者:
郭 敏12 * 指导老师: 陈宝贵1
1.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武清中医院,天津 300170; 2. 天津中医药大学,天津 300190
关键词:
脾胃论 用药分析 描述性分析
分类号:
R285.5
DOI:
10.13424/j.cnki.mtcm.2017.04.034
文献标志码:
A
摘要:
《脾胃论》是李杲的代表作,包含了李杲治疗脾胃疾病的相关观点及治疗方剂。《脾胃论》方剂剂型 包括汤剂及丸散剂,无膏剂; 方剂药味数量从 2 味至 21 味药物。《脾胃论》中共使用中药 103 味,以植物药为主; 药物使用频次来看,甘草、人参、黄芪、白术的次数最多,其次为陈皮、柴胡、升麻等药物。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还 包括: 滋阴养血药、解表药、清热药、温里药等,从药物使用频次可以体现李东垣用药以益气健脾类中药为主,重 视补益脾胃,用药中配合陈皮、柴胡、升麻等理气升提的药物,调理脾胃虚损。《脾胃论》是李杲的代表作,包含了李杲治疗脾胃疾病的相关观点及治疗方剂。《脾胃论》方剂剂型 包括汤剂及丸散剂,无膏剂; 方剂药味数量从 2 味至 21 味药物。《脾胃论》中共使用中药 103 味,以植物药为主; 药物使用频次来看,甘草、人参、黄芪、白术的次数最多,其次为陈皮、柴胡、升麻等药物。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还 包括: 滋阴养血药、解表药、清热药、温里药等,从药物使用频次可以体现李东垣用药以益气健脾类中药为主,重 视补益脾胃,用药中配合陈皮、柴胡、升麻等理气升提的药物,调理脾胃虚损。

参考文献/References:

[1]陈仁寿.国家药典中药实用手册[M]. 南京: 江苏科学 技术出版社,2007: 597-599,74-76.
[2]冉懋雄,郭建民.现代中药炮制手册[M]. 北京: 中国中 医药出版社,2002: 749.
[3]杨威,孙明杰,于友华,等. 《脾胃论》方剂配伍规律刍 议[J].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,2004,10( 10) : 49-50 +73.
[4]沈贤敏,葛惠男. 李杲内伤热中证浅探[J]. 现代中医 药,2015,35( 2) : 37+45.
[5]廖州杰,董勤.董勤主任从脾胃论治儿童单纯性肥胖症 的经验[J].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,2016,39( 4) : 45 -47.
[6]赵鸿君.论宋明理学对金元时期医学流派形成与创新 的影响[J].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,2005,11( 2) : 98 -100.
[7]邓铁涛.李东垣的科研成果、方法与启示[J]. 新中医, 1999,31( 6) : 9-10.
[8]范玉莲.《脾胃论》用药特点浅述[J]. 青海医药杂志, 1993,23( 4) : 49.
[9]梁子钰,李俊德,龙子弋.基于关键词的易水学派研究 文献分析[J].中医杂志,2016,57( 13) : 1149-1154.
[10]潘奔前.浅谈《脾胃论》制方用药特色[J]. 新中医, 2000,42( 9) : 56.
[11]董尚朴.李杲脾胃论病机论点对《内经》理论的继承与 发挥[J]. 时珍国医国药,2007,18( 4) : 965-966.
[12]月娇,赵波,马健.李东垣风药运用探析[J].中国中医 基础医学杂志,2015,21( 11) : 1352-1353,1360.

备注/Memo

备注/Memo:
收稿日期:2017-01-12编辑:文颖娟
通讯作者:郭敏(1979-),男,主治医师,医学博士在读,研究方向: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与实验研究。E-mail:1320229638@qq.com
更新日期/Last Update: 2017-07-15